“明年桥通车,我就得退休了,但我心里高兴!”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湾湾川村泉源沟做了38年摆渡人的曲明成笑着说。随着集(安)双(辽)高速公路通化段的建设,集安至通化段连接线工程——边家店互通大桥即将横跨江上,泉源沟世代靠船摆渡的历史将结束,这个500多人的小山村将实现百年“通达梦”。
“我从父亲手里接过摆船桨,从以前能坐30人的木船,到现在能载汽车的铁船,一晃自己都65岁了。”曲明成告诉记者,泉源沟与通化市区方向隔江相对,一直以来,行人、物资、车辆基本靠船摆渡,不仅不安全,洪水猛涨和封冻期还要停运。
通化至梅河口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高速公路……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延伸,通化市由原来的“交通末梢”变成“通边达海”的东北东部交通枢纽。路网连接起城市,更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式。
作为吉林省南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窗口,通化积极打造“通边达海”新门户、新通道、新平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
去年12月19日,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通化港经过134天的紧张建设正式通关运营,成为东北地区航运新坐标。从“通化—丹东港”,到“通化港”,抹去的几个字,背后反映着吉林向南开放的战略,是通化市打造“通边达海”新门户、新通道、新平台的缩影。
“2002年我就开始跑出口日本等国家的业务,那时候得去大连港,一单业务得办一个月。”在通化港,跑了15年业务的伟刚木业通化有限公司业务员马骏对记者说,对于小公司、小订单来说,量小费用高,压力实在大。
“通化港建成就不一样了,20分钟就到,半天就能办完,还能上门服务,电脑申报操作也方便。”马骏介绍,办好业务后,通化港的集装箱车队会直接上门拉货,省心、省时、省力又省钱。
更令当地人自豪的,是山城通化由“借港出海”变“建港出海”,让吉林人实现了“通边达海”的梦想。据通化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化港已经开通通化至上海、宁波、广州,韩国、日本、欧洲等多条集装箱航线,初步实现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通化的交通建设,正让越来越多的“民生梦”成为现实。
上一篇:征地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