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24年度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结果(以下简称“国评”),监测结果主要依据2024年度“国评”工作。2024年度“国评”结合国省道管养单位上报的2023年度国家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数据,进行抽检评价,包括养护管理和技术状况监测两部分,分别占总评分的20%和80%。与往年相比,此次“国评“增加了公路基础设施统计数据和安全韧性工作评价,要求更加严格。这是关乎全国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 “大考” 成绩。在这次 “大考” 中,各省表现如何?哪些省份脱颖而出,哪些又实现了弯道超车?让我们详细来看看。
从评价结果看,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十四五”以来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基本持平,监测结果得分都维持在90以上,处于优等水平。二是东、中、西部得分分别为94.74、94.51、90.82,东中部基本持平,好于西部。三是养护管理评价结果与全国路网技术状况监测评价结果仍呈现较强相关性。
根据监测综合评价结果,交通运输部决定对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河南、天津、上海、辽宁、宁夏、贵州、河北11个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青岛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山东洪水河特大桥、上海大蒸港桥、湖南山店江大桥、山东缫丝夼桥、江苏海陵大桥、河北薛庄桥、山东蟠龙山隧道、辽宁韩宝寺隧道、浙江棋山隧道的运营管理单位、管养单位予以表扬。
河北省
近日,邯郸市普通干线公路国道309线青岛至兰州公路薛庄桥代表河北省参评,经规范化管理及技术状况现场复核,以96.28的综合得分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管养工作“成绩单”。交通运输部特别对薛庄桥的运营管理单位、管养单位予以表扬,高度认可了其在桥梁养护与安全运营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国道309线青岛至兰州公路薛庄桥位于邯郸市复兴区境内,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关键跨渠桥梁,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该桥梁全长138.5米,于2013年12月建成通车,承担着繁重的交通任务。目前日均双向车流量1万余辆,其中货车约2000辆。
辽宁省
“国评”结果显示,辽宁省高速公路技术状况监测成绩得分94.96(全国平均值93.85),在全国排名第七(较上年提升7名),路面技术状况监测排名第十(较上年提升5名),隧道技术状况监测排名第二(较上年提升6名),实现了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的首季“开门红”。
江苏省
泰州市国道328线海陵大桥及国道328线永定路一号隧道
“国评”结果显示,在全国35座监测桥梁中,国道328线海陵大桥脱颖而出,综合得分97.88,位列第二。
国道328线永定路一号隧道也名列前茅,综合得分93.07,在全国21座监测隧道中位列第四。
在桥梁管养中,泰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桥梁安全运行“十项”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桥梁养护资金投入,开展桥梁防船舶碰撞、危旧桥改造等专项工程,全面提升桥梁运行水平;利用AI智慧巡检实现桥梁全覆盖巡检,建成桥梁健康监测系统72座,实现重点桥梁实时监测不间断,科技赋能筑牢桥梁安全底线;编制桥梁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锤炼队伍处置能力、联动水平,强化桥梁应急处置能力。在隧道管养中,始终坚持制度化保障、专业化管理、标准化巡查、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方式,“四化并举”实现精准养护,打造“畅安舒美安”通行环境。
浙江省
近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丽水市庆元县棋山隧道在2024年度普通国道隧道监测中获得综合评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棋山隧道作为庆元县进出城的主干路,位于国道528龙广线庆元大道段,于2017年6月建成并通车。该隧道通车后,运营状况良好,尤其是“无人指挥”紧急停车带预警系统、“便捷操作”隧道数控消防箱系统、“三维管控”隧道智能管控平台、“人脸识别”门禁监控系统等“四新技术”的应用,让隧道内应急、消防、管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隧道作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庆元县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隧道共24座,全长22952.8延米,隧道运行状况良好。庆元县交通运输局始终高度重视隧道管养工作,按照“日常维护+预防养护+修复养护”组合模式,定期开展隧道内清洁维护,做好土建结构、机电设施等“体检”工作,不断提高隧道技术状况、确保隧道安全稳定运行。
江西省
据悉,在此次“国评”中,江西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综合评分获全国第三,其中高速公路路况位居全国第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江西省实现高速公路年度预防性养护实施里程比例超过8%,普通国省道路面预防养护工程实施里程占养护工程实施总里程50%以上。江西省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率连续6年归零,普通公路超限超载率下降至0.64%。江西省共建成1个国家区域性储备中心,23个省级救援应急基地和79个市(县)级综合养护应急中心,全面提升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另从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集团作为此次监测工作的主力军,继续助力江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再创佳绩。
该集团每年实施超千公里路面预防性养护,实现全覆盖,广泛应用冷热再生、薄层罩面等绿色养护技术,平均延长道路大中修期限3年至5年,确保路面关键指标长期保持在94以上,确保桥梁、隧道和高边坡等结构物安全稳定。
推广路面智能巡检、无人机巡检助力降本增效,累计巡查里程超50万公里,准确率达95%,居行业前列,路面科学决策及养护智能巡查技术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集团还建立了完善的养护应急体系,在抗冰除雪和防汛应急工作中持续发挥中坚力量,并获交通运输部表扬;高质量完成温沙、景鹰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扎实开展交安设施精细化提升、护栏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了德昌、昌宁两条国家级安全精品路;建成56处重点边坡桥隧监测预警系统,有力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两项监测预警应用成果获交通运输部推广示范。
山东省
近日,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此次“国评”结果公布,山东取得优异成绩,荣获综合评价、管理评价、技术状况监测、重点桥梁监测、重点隧道监测等多项全国第一。
2024年,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不断优化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擦亮“山东的路”品牌。高速公路建成8个项目,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超40%,高速公路网密度保持全国前列。实施普通国省道新改建工程700余公里,养护工程3000余公里,开展交通强国养护试点研究,不断推动普通国省道品质提升。农村公路超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成旅游公路1400公里,齐鲁风情5号路、济青中线国际风情主题服务区获评六部委全国第二批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微山岛环路旅游公路等4个项目获评国家首批精品旅游公路,数量并列全国第一。
青岛公路
青岛公路在2023年排名计划单列市第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再次获得第一,连续两年受到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
近年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聚焦公路高质量发展任务,督促指导各公路运营单位大力开展公路养护提质增效,为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4年,沈海高速(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左幅主线、省道219线改建一期工程完工通车。青兰高速(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董梁高速等加快推进。完成总长188公里的14个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创建300公里“畅安舒美+”养护提质样板路,指导实施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胶州湾大桥作为山东省内唯一高速公路桥梁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2024年度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G20西流高架桥维修加固工程获评交通运输部干线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典型案例,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优良路率、一二类桥梁比例提升至99%以上。
农村公路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1140公里、村道安防工程346公里、危桥改造15座、旅游公路11条,着力打造“山海路韵·畅美青途”青岛农村公路品牌。即墨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胶州市、莱西市创建省级示范县,崂山旅游路荣获山东省“交通+文旅融合发展十大示范项目”,胶州市县道王相路入选全国公路安全精品路。
国道309青兰线
近日,在2024年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中,滨州市参评的国道309青兰线PQI(路面技术状况指数)全国排名第一,继2023年国道233克黄线PQI排名第一后再次勇夺桂冠。
近年来,滨州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动普通国省道路面技术状况提档升级。一是完善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参建各方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实施驻项目现场管理组机制和工程派驻制度,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养护水平。坚持“有解”思维,通过“预采购”等措施,在年度计划下达前,提前完成养护工程招标等工作,有效缩短周期3个月。二是突出精细管养。统筹推进路况调查、监测分析、日常养护和安全防护,全市普通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99.5%,路况检测评定结果平均PQI达到91.32,优良路率96.89%;二类以上桥梁占比达100%,年度危桥处置率达100%。三是提升养护技术。坚持公路全寿命周期理念,从方案选择、工艺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推进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创新实施沥青路面材料直接热再生和厂拌冷再生等工艺,全市普通国省道改建及养护大中修工程旧路面材料回收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洪水河特大桥
山东高速淄博发展有限公司管养的G22青兰高速洪水河特大桥作为迎“国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全国第一。
近年来,该公司聚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与高速公路养护深度融合,创新构建桥梁“四全四化”管养模式,通过全周期管理长效化养护、全要素感知智慧化养护、全生态融合绿色化养护、全方位关怀人文化养护,实现了养护工程决策科学化、工法智慧化、技术绿色化、组织集约化和管理规范化的全面提升,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桥梁管养“淄博经验”。
在洪水河特大桥管养实践中,该公司以精细化、智能化手段强化日常监测与预防性养护,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全要素动态评估,推行绿色低碳养护技术,并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优化服务功能,确保桥梁技术状况持续稳定。此次迎检成效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在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标准执行方面的综合优势,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示范。
缫丝夼桥
烟台市牟平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管养的国道206威汕线缫丝夼桥代表烟台市参加2024年度国家级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获得重点桥梁监测全国第一,得到交通运输部的表扬,对烟台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湖南省
从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获悉,此次“国评”,湖南综合评价成绩位列全国第四,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交通运输部给予通报表扬的同时,受到表扬的还有湖南山店江大桥运营管理单位、管养单位。
贵州省
国道243线真安大桥
国道243线真安大桥在此次“国评”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七的优异成绩。这是继2022年度国道243线大乌江特大桥荣获全国第二后,贵州遵义境内大桥再次跻身全国前十。
据悉,国道243线真安大桥是一座主跨110米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梁全长157.8米,桥面全宽10米。该桥横跨三江河,原名三江河大桥,于2007年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通车。桥梁连接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安县,地理文化意义显著,2010年,该桥由三江河大桥更名为真安大桥,并一直沿用至今。
真安大桥作为国道243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安全畅通对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和公众出行具有重要意义。遵义公路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桥梁养护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桥梁养护管理水平。
青海省
据悉,在此次“国评”中,青海省普通国道路面技术状况监测成绩位列全国第二十三,取得了“十四五”普通国道路面技术状况监测“国评”最好成绩。
青海省公路局管养青海省9388.653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十四五”以来,青海省公路局累计投资8.97亿元,实施路面修复养护和预防养护项目32个,共计实施里程1412.6公里,占总管养里程的15.05%。创建普通国省道“美丽公路”513.995公里,整治路域环境1338公里,持续推进环北龙山旅游风景道路创建工作,路容路貌、路域环境和公路技术状况指标明显增长。
根据2024年度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结果,青海省普通国道路面技术状况PQI值(路面技术状况指数)为89.55,超过西部省份路面技术状况PQI均值达2.11。“国评”路面技术状况PQI值由2019年的79.15提高到89.55,PQI值提升了13.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从监测评价结果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多项指标排名大幅提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指标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九,位列西部第一,全国排名比“十三五”末提高9位,比上年度提高5位。其中,养护管理评价排名全国第十二,高速公路技术状况监测排名全国第十四,普通国道技术状况监测排名全国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