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推动公路养护提质增效,提高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服务水平,省公路管理局开拓创新、稳步有序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组织模式创新,破解养护大中修资金不足难题,逐步建立健全周期性养护总承包模式管理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年内,实施周期性养护工程472公里,涉及全省9个地区的15个项目。
据悉,这15个养护项目周期为7年,即,1年大修工程加上随后6年日常养护由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一体化实施,并引进第三方实施绩效考核,用科学的养护指标作为考核标准约束企业,用绩效支付激发企业提升管养水平的动力。
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实落地,年初,省公路管理局成立工作专班,牵头推进国省干线公路融资创新工作,与第三方咨询单位共同历时30余天完成了周期性养护总承包模式论证,并对全省各市(州)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现状、管养方案、投入以及路况现状、衰变趋势等开展系统调研,深度了解各市(州)对周期性养护管理模式的相关诉求及建议,为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做好充分准备。
各项目从4月初开始陆续实施招标,截至5月30日,所有项目均确定了中标人。从项目选择的中标人情况看,全省基本形成3种模式,一是由大型央企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如松原地区;二是由属地交投公司牵头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如白城地区;三是由属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如通化地区。招标完成较早的7个项目286公里已经进场开始进行恢复定线和临建工作,项目总体计划10月31日前完成大中修主体工程,12月31日前完成大中修工程交(竣)工验收工作,随后进入日常养护运营期。
省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2023年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周期性养护新模式的实施,将在过程中验证管理、考核等相关办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实现“1315”目标体系,即实现“1个总体目标”、推进“3个带动”、构建“1套管理体系”、实现“5项标准化”——“1个总目标”是通过养护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养护市场化机制,选取有实力的专业化养护队伍,高质量实施承包期内大中修养护工程、日常养护一体化养护项目,推进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3个带动”是通过长周期绩效管理养护模式试点项目的实施,带动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质量水平、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1套管理体系”是制定构建一套完善的长周期绩效管理养护模式管理体系及配套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建立1套管理框架体系,编制绩效考核、计量支付、风险管控3个管理办法,完善构建公路管理机构、养护企业内部和第三方咨询单位的3方监管流程。“5项标准化”是形成招标采购、养护设计、工程管理、日常养护管理和绩效考核5项标准化模板,逐步建立具有吉林特色的长周期绩效管理养护模式,推动我省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
来源:省公路管理局
作者:杨润超
编辑:杨漫舒、张思文